1.国家林草局:我国近十年累计完成防沙治沙任务2.82亿亩

2.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生态旅游过程中担心什么

3.我国在生态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沙漠公园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_沙漠公园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更多国家公园的加入,中国将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公园系统。国家公园建设在管理体制创新、严格生态保护、社区融合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积累了经验,但仍有许多领域有待进一步探索和推进。中国国家公园建设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将对自然生态保护领域产生深远影响,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史上留下丰碑。

能够保护自然资产。国家公园的建立背后是中国加强自然资产保护的一盘大棋。大量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重点功能区被人口聚居区、工农业用地等分割成孤岛。希望找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困难和体制障碍,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提高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效率和系统化程度,更好的为保护自然资产做出重要力量。

中国国家公园的建设有着清晰的改革逻辑。建立国家公园制度,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体系,形成系统完备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提供可靠保障,实现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的是从制度上保证对重要生态资源的严格保护,实现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奠定生态基础。

要知道是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高,呈现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良好局面。随着改革发展红利不断释放,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幸福指数不断增长。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国家林草局:我国近十年累计完成防沙治沙任务2.82亿亩

我国荒漠化面积最大的省区是内蒙古自治区。据统计,内蒙古的荒漠化土地面积超过2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

内蒙古自治区荒漠化土地的主要人为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内蒙古的牧业和农业历史悠久,人口众多,长期以来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垦和放牧。这些活动破坏了草原植被,导致了水土流失和沙漠化。

过度采煤和石油开采。内蒙古拥有丰富的煤炭和石油资源,长期以来进行了大规模的采矿和开采。这些活动不仅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还破坏了地表和地下水源,导致荒漠化的加剧。

水资源过度开发。内蒙古的水资源相对匮乏,但是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长期以来进行了大规模的水资源开发。这些活动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导致了水土流失和荒漠化。

沙尘暴和气候变化。内蒙古地区气候干旱,风沙频繁,加上气候变化的影响,荒漠化现象也得到了加剧。

总之,内蒙古自治区的荒漠化问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来缓解和治理。

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生态旅游过程中担心什么

6月17日是第28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今年我国确定的主题为?携手防治荒漠化 共建命运共同体?。在此前一日举行的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国家主场活动上,中国绿化基金会联合多家社会组织、机构和企业代表响应?中国10年间种植、保护和恢复700亿棵树?倡议,助力荒漠化防治。

 从国家林草局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累计完成防沙治沙任务2.82亿亩,封禁保护沙化土地2658万亩,全国一半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为全球荒漠化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沙化土地面积减少6490多万亩,沙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通过实施一系列重大工程,逐步建立起我国北方风沙线上的绿色生态屏障,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20多年完成营造林面积902.9万公顷,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实施40多年完成营造林面积3014万公顷。毛乌素、浑善达克、科尔沁三大沙地和库布其沙漠周边等重点治理区,已由昔日?不毛之地?变为?塞上绿洲?。

 十年来,全国建立了41个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128个国家沙漠(石漠)公园。开展了荒漠生态保护补偿试点工作。建立了26个荒漠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站和13个沙尘暴地面监测站,初步形成了荒漠定位观测体系和防沙治沙标准化体系。开展了第五次、第六次荒漠化沙化和第三次、第四次石漠化调查监测,首次开展荒漠化、沙化和石漠化年度变更调查,通过摸清荒漠化、沙化和石漠化土地状况及动态变化情况,及时指导治理工作科学开展。近五年沙尘天气明显减轻,较?十一五?期间减少31%。

 在严格保护和治理的基础上,我国积极推动沙产业发展,利用沙区光热、物种、土地等资源充足优势,适度发展灌草饲料、中药材、经济林果、沙漠旅游、风电光伏、生物质能源等产业,推动沙区群众在治沙中致富、在致富中治沙。据统计,沙区年产干鲜果品4800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4,年总产值1200亿元,重点地区林果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50%以上。

 国家林草局表示,下一步,我国防沙治沙将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强化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和国家沙漠公园建设,建立健全荒漠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编制出台《全国防沙治沙规划》,与重点省区签订?十四五?省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书,压实地方政府防沙治沙责任;适度发展沙产业,推动沙区群众在治沙中致富、在致富中治沙,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到2025年,沙化土地封禁保护面积达到3000万亩,新增沙化土地治理面积1亿亩,新增石漠化综合治理面积1950万亩。

我国在生态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一、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1、规划滞后

生态旅游不同于其他旅游产品或旅游方式,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多重目标的统一。只有通过科学的制度安排和机制设计,才能使多重目标协调统一起来。当前,我国生态旅游规划工作还比较滞后,特别是规划理念、专业化水平和规划深度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需要进一步借鉴和运用国际上发展生态旅游的先进理念和方法。

2、投入不足

发展生态旅游,需要相应的保护性投入,需要有科研、管理队伍的跟进,需要建设相应的交通、通信和装备等保障设施,对环境整治也有特殊的要求。这些方面都需要相应的资金投入。在一些地域偏远、经济欠发展的地区,支撑发展生态旅游的资源匮乏更为突出,更需要政府大力的支持。

3、缺少精品

喜爱生态旅游的人不难发现,我国生态旅游产品同质性突出、精品少。我国不少地方由于对生态旅游的内涵、特点和规律把握不到位,开发指导不够,技术标准欠缺,市场定位不明确,造成同质性开发比较普遍,生态旅游的经营、管理和服务比较粗放,像九寨沟这样的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生态旅游精品还不多。

4、环境恶化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比较晚,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力度还有待提高。在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由于引导不够、盲目开发,仍然在少数地区存在对资源和环境损害的现象,少数开展生态旅游的地方,环境恶化的现象依然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

晟景文旅:石李桃花生态旅游规划效果图

二、生态旅游发展的四个建议

1、健全生态旅游开发与生态资源保护衔接机制,加大生态旅游扶贫的指导和扶持力度,依法加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草原等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完善生态旅游行业标准。

2、积极打造多元化的生态旅游产品,推进生态与田园、文化、旅游、教育、互联网等产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生态体验、生态科考、生态旅游等,倡导智慧旅游、低碳旅游。

3、全力推进生态旅游的发展,充分利用贫困地区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合作经营、劳动就业、自主创业等方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完善收益分配制度,增加资产收益,拓宽贫困人口增收渠道。

4、聚焦文旅小镇、田园乡村社区两大板块,深入贯彻落实田园综合体的方法论,并开展文旅项目的规划、开发、建设及运营。建立以文旅产业为抓手,带动城乡一体发展的新运营模式,或将为乡村郊区的发展瓶颈找寻到新的发展思路。

1,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力度

要改善生态环境,投资是必不可少的。以山西为例,山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生态问题已明显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近几年,山西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工作,将造林绿化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

每年拿出500万元重奖造林绿化先进单位。近年来山西全省每年用于造林绿化的资金高达近百亿元,造林绿化的成果十分显著。因此,各地政府应提高重视度,加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力度,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2,完善法规制度

完善的法律体系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有力保障。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中强调了通过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尽管我国在30余年中已经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多层次,多领域的法律法规体系,

但依然存在着一些不适应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为此应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要求,构建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法律体系,实行最严格的保护、赔偿、责任追究等制度,用法规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3,加强节能减排,优化产业及能源结构

为达到国家关于节能减排的指标,部分地区曾采取“指标性停电”的做法,例如2010年9月1日,河北安平县政府办公室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有序限电的通知》中规定,安平县将每3天停电22小时。这样的“节能减排”措施给百姓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

且易带来其他问题。要真正实现节能减排,应当从优化产业及能源结构做起,一方面要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推动传统产业向绿色产业改造升级。另一方面要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耗费,更多的采用风力发电,水力发电,

生物能源等清洁能源。据一项针对南海北部的勘测显示,那里的可燃冰储存量达我国陆上石油总量的一半左右,

中科院广州能源所已经完成对可燃冰开采特性的初步研究,如能对其进行科学开采与正确利用,广东将告别能源短缺的日子,迎来能源富足并可向其他省份输出能源的新局面。

4,发展科学技术

我国育种专家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大幅提高了水稻的产量,从而为减少农作物面积进而增加森林覆盖面积提供了可能,由此可见先进的科学技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地热能、太阳能、潮汐能等新能源的发展都依赖先进的科学技术。绿色科技促进了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环境污染的治理还有人们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因此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尤为重要。

5,因地制宜,大胆创新

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自然恢复为“主”,当然也有需要主动出击,人为修复的时候。例如宁夏西、北、东三面分别被腾格里、乌兰布和毛乌素三大沙漠包围,

土地荒漠化十分严重,若不主动出击,沙进人退,根本保不住现有的绿地。宁夏在长期治沙实践中因地制宜,创造了许多独特而有效的沙漠化防治技术,

如用麦草设置方格状沙障固沙造林技术,乔木、灌木、草木结合固沙技术,杨柳树的钻孔深栽造林技术等等。这些正确独特的治理措施使宁夏成为中国少数几个实现沙漠化逆转的省份之一。

6,实事求是,切忌只做表面功夫

说起生态建设,自然会想到植树造林,而有的地方却是“年年种树只见数,岁岁造林仍是零”。据南方周末记者不完全统计,1999-2011年间,全国造林6643.36万公顷,约是40个北京市面积;也有人说:如果按照每年植树节各地上报的数字相加来看,

我们国家把城市街道、公路,甚至江河湖海面积都算上,都已经栽上两遍了。可见那些漂亮的数字中,根本没有几成能够真正代表确实存在的森林。植树造“零”的原因,一方面是缺乏科学管理,种树时没有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

没有采取合适的种植方法,种树后无人管理等因素造成树木成活率低,另一方面则是重视程度不足,仅仅是走形式主义,做表面功夫。在杭州植物园里,有一片“明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