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深圳南头古城

2.惠州的由来和传说

惠州中山公园古遗址,惠州中山公园古遗址门票

分类: 地区 >> 广东 >> 深圳市

解析:

目前,深圳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2处。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大鹏所城(古城址·明、清)龙岗区大鹏街道鹏城社区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南头古城垣(古城址·明)南山区南头古城曾氏大宗祠(古建筑·清)宝安区沙井街道新桥社区元勋旧址(古建筑·明)罗湖区笋岗街道笋岗社区黄默堂墓(古墓葬·宋)福田区莲花山西北坡土洋东纵司令部旧址

(近现代重要史迹·抗日战争时期)龙岗区葵涌街道土洋社区大万世居(古建筑·清)龙岗区坪山街道大万社区鹤湖新居(古建筑·清)龙岗区龙岗街道罗瑞合社区龙田世居(古建筑·清)龙岗区坑梓街道田段心社区茂盛世居(古建筑·清)龙岗区横岗街道茂盛社区中英街界碑

(近现代重要史迹·清)盐田区沙头角街道中英街内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赤湾烟墩(古建筑·清)南山区赤湾港海湾赤湾左炮台(古建筑·清)南山区赤湾港海湾宋少帝陵(古墓葬·清)南山区赤湾港海湾赤湾天后宫(古建筑·清)南山区赤湾港海湾信国公文氏祠(古建筑·清)南山区南头古城内育婴堂(近现代重要史迹·清末)南山区南头古城内汪刘二公祠(古建筑·清)南头街道一甲社区解放内伶仃纪念碑

(当代文物·1950年)南山区中山公园内陈郁故居(近现代重要史迹·当代)南山区南园社区东莞会馆(古建筑·清)南山区南头古城内绮云书室(古建筑·清)宝安区西乡街道乐群社区永兴桥(古建筑·清)宝安区沙井街道新桥社区凤凰塔(古建筑·清)宝安区福永街道凤凰社区文昌阁(古建筑·清)宝安区西乡街道固戍社区黄氏宗祠(古建筑群·清)宝安区新安街道上合社区省港大 *** 委员会接待站旧址

(近现代重要史迹·1927年)罗湖区老东门东江游击队指挥部旧址(近现代重要史迹·抗日战争时期)罗湖区老东门深圳革命烈士纪念碑

(当代文物·现代)福田区烈士陵园黄思铭公世祠(古建筑·清)福田区下沙社区振威将军第(古建筑·清)龙岗区大鹏街道大鹏古城刘起龙将军第(古建筑·清)龙岗区大鹏街道大鹏古城东纵军政干校旧址

(近现代重要史迹·抗日战争时期)龙岗区大鹏街道鹏城社区振威将军赖恩爵墓

(古墓葬·清)龙岗区大鹏街道鹏城社区赖太母墓(古墓葬·清)龙岗区大鹏街道鹏城社区大坑烟墩(构筑物·清)龙岗区大鹏街道大亚湾东江纵队《前进报社》旧址

(近现代重要史迹·抗日战争时期)龙岗区坪山街道石灰陂社区文武帝宫(古建筑·清)龙岗区坪山街道坪山墟刘起龙墓(古墓葬·清)龙岗区大鹏街道鹏城社区沙栏吓天后宫(古建筑·清)盐田区沙头角街道中英街沙栏吓吴氏宗祠(古建筑·清)盐田区沙头角街道中英街大梅沙古遗址(古遗址·史前)盐田区大梅沙海湾沙头角中英街

(近现代重要史迹·清)盐田区沙头角街道中英街内

深圳南头古城

1、大鹏所城

大鹏所城,位于深圳市东部龙岗大鹏新区大鹏镇鹏城村,占地约11万平方米,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它是明清两代中国南部的海防军事要塞,有着600多年抵御外侮的历史,涌现了赖恩爵、赖信扬、赖恩锡、刘起龙、刘黑仔等一批杰出的民族英雄。

2、赤湾古炮台

赤湾古炮台位于“临海山梁扼三面之险”的蛇口半岛顶端,分东、西两侧箝制赤湾港,雄视伶仃洋面。

已修复的左炮台挺立在鹰嘴山头。炮台城基用大块花岗岩修砌,全高约3米多,北面是炮台城的入口,城内东西两厢,仍遗留两座房屋残基,是当年守炮台士兵的居屋。南面的高台宽约8米多,是运用炮位的场地。

3、龙津石塔

龙津石塔位于广东省深圳市沙井镇沙四老村的河涌边,用粗砂岩材凿制,当地的人们叫它花塔公。龙津石塔是古代人用于镇水的风水塔。整个塔并不高大,单层方形塔身,下为方形竹节角柱须弥座,上为缵尖塔顶。

塔身正面为浮雕半身佛像,两侧镌刻双手合十、仗剑除妖形象以及佛经咒语,背面刻有“嘉定庚辰立石”的字样。由此可知,该塔建于南宋嘉定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220年,距今七百八十五年,是深圳现存年代最早的地面建筑。

4、赤湾天后宫

赤湾天后宫,也叫天后博物馆,坐落在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赤湾村旁小南山下,倚山傍海,风光秀丽。

其创建远溯宋代,其营造气势宏伟,明、清两朝多次修葺,规模日隆,明永乐初年,三宝太监郑和奉明成祖朱棣之命,率领舟师远下西洋,开创海上“丝绸之路”,赤湾天后宫为其重要一站。 以天后宫为中心的“赤湾胜概”是明清时期“新安八景”中的第一景。

5、咸头岭遗址

咸头岭遗址位于深圳市东南部大鹏街道办事处咸头岭村, 面积30000平方米。该遗址是1981年在考古普查中发现的,出土的遗存有新石器时代和商时期的,其中新石器时代的遗存最为重要。根据碳十四测定的数据,该遗址应距今7000―6000年。

百度百科-大鹏所城

百度百科-赤湾古炮台

百度百科-龙津石塔

百度百科-赤湾天后宫

百度百科-咸头岭遗址

惠州的由来和传说

深圳南头古城好玩吗 南头古城怎么样

好玩。

新安故城(又名南头古城),位于深圳市南山区南头是目前深圳最具规模的历史文物旅游景点,又称南头古城,具有1730余年的悠久历史。 ———旁边就是中山公园。

深圳市南山区南头古城博物馆 深圳市南山区南头古城博物馆-深圳市南山区南头古城博物馆南头古城位于深圳市南山区南头古城内,又名新安故城。曾是历代岭南沿海地区行政管理中心、海防要塞、海上交通和对外贸易的集散地。

目前所保留的南头古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初始为明代海防要塞东莞守御千户所所城。南头古城具有1730余年的悠久历史,是深圳最具规模的历史文物旅游景点。

广东省人民 *** 公布南头古城垣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深圳南头古城怎么样?

南头古城具有1730余年的悠久历史,据史载,明万历元年(1573年)设新安县,该城系江海交通要冲,海防军事重镇。自晋代以来,香港、澳门、珠海、中山、东莞等地长期隶属南头古城管辖。

1840年鸦片事发,香港从新安县割去,新安人民在抗击英军侵略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对新安故城的第一期整修项目告竣,计修复新安故城牌[2]楼、南城门、县衙、新安监狱、海防公署、东莞会馆、关帝庙、文天祥祠、鸦片烟馆、接官厅、聚秀楼、义利押当铺、陶米公钱庄等十余处。新安古城位于深圳市南山区南头天桥北,占地面积约7万平方米。是目前深圳最具规模的历史文物旅游景点,又称“南头古城”。南头古城地处珠江入海口东岸,为历代岭南沿海地区的行政管理中心、海防要塞、海上交通和对外贸易的集散地,亦是深港澳地区的历史源头。古朴雄伟的南头古城,是岭南古文化的宝贵遗存,它经历并记录了深圳、南头地区的历史风云。南头城历史悠久,几经变迁,今天已成为深圳市南山区的政治、经济、商贸、文化中心。

深圳南头古城在哪?怎么去?

深圳南头古城位于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以北、中山园路以西、中山公园以南。地处珠江入海口东岸,为历代岭南沿海地区的行政管理中心、海防要塞、海上交通和对外贸易的集散地,亦是深港澳地区的历史源头。

南头古城内六纵一横的道路网与自然地势完美结合,辟有县前街、显宁街、永盈街、聚秀街、和阳街、迎恩街、五通街、牌楼街、新街等9条街道,故乡民俗称南头古城为“九街”。现存街道实际为中山东街、西街、南街、朝阳街、兴明街、春景街、梧桐街、文化街等8条,区域面积约为0.3平方公里,居住着15000多人,是今南头城社区居委会管辖范围内人口密度最大、最热闹的区域。

交通指南

南头古城就在南头立交桥边,很容易找到。可停靠的站名可为“南新路口”或“新安古城”,经过南头立交桥的公交车有:22、201、204、210、226、、233、234、、324、331、332、373、382、M206、M242等。

南头古城的文明由来和古迹现况的资料

在南头半岛的腹地,属于南山区。它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遗址。该城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公元14世纪90年代)。 据测量,该城城基是用黄泥砂土堆筑的,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四周有濠沟围绕。城址范围东西最长距离为680米,南北最宽处为500米。现南北城墙尚存基址, 南城门保存完好。南门底宽10米,高4米半,城楼已毁。拱形城门上有一块长方形石块,上用小篆阴刻“宁南”二字。古朴雄伟的南头古城,是岭南古文化的宝贵 遗存,它经历并记录着深圳地区的历史变迁。

交通:从火车站建设路乘204路巴士可达;从福田区紫荆花园到南山区南头古城可坐21路巴士;从南山区海上世界到南山区南头古城可坐22路大巴。

小贴士:附近还有炮台、天后宫等景点,可乘266路依次游览。

新安古城位于深圳市南山区南头天桥北,占地面积约7万平方米。是目前深圳最具规模的历史文物旅 游景点,又称南头古城,具有1730余年的悠久历史,据史载,明万历元年(1573年)设新安县,该城系江海交通要冲,海防军事重镇。自晋代以来,香港、 澳门、珠海、中山、东莞等地长期隶属南头古城管辖。 1840年鸦片事发,香港从新安县割去,新安人民在抗击英军侵略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对新安故城的第一期整修项目告竣,计修复新安故城牌楼、南 城门、县衙、新安监狱、海防公署、东莞会馆、关帝庙、文天祥祠、鸦片烟馆、接官厅、聚秀楼、义利押当铺、陶米公钱庄等十余处。

深圳有几个古城?

目前,深圳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2处。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大鹏所城(古城址·明、清)龙岗区大鹏街道鹏城社区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南头古城垣(古城址·明)南山区南头古城曾氏大宗祠(古建筑·清)宝安区沙井街道新桥社区元勋旧址(古建筑·明)罗湖区笋岗街道笋岗社区黄默堂墓(古墓葬·宋)福田区莲花山西北坡土洋东纵司令部旧址 (近现代重要史迹·抗日战争时期)龙岗区葵涌街道土洋社区大万世居(古建筑·清)龙岗区坪山街道大万社区鹤湖新居(古建筑·清)龙岗区龙岗街道罗瑞合社区龙田世居(古建筑·清)龙岗区坑梓街道田段心社区茂盛世居(古建筑·清)龙岗区横岗街道茂盛社区中英街界碑 (近现代重要史迹·清)盐田区沙头角街道中英街内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赤湾烟墩(古建筑·清)南山区赤湾港海湾赤湾左炮台(古建筑·清)南山区赤湾港海湾宋少帝陵(古墓葬·清)南山区赤湾港海湾赤湾天后宫(古建筑·清)南山区赤湾港海湾信国公文氏祠(古建筑·清)南山区南头古城内育婴堂(近现代重要史迹·清末)南山区南头古城内汪刘二公祠(古建筑·清)南头街道一甲社区解放内伶仃纪念碑 (当代文物·1950年)南山区中山公园内陈郁故居(近现代重要史迹·当代)南山区南园社区东莞会馆(古建筑·清)南山区南头古城内绮云书室(古建筑·清)宝安区西乡街道乐群社区永兴桥(古建筑·清)宝安区沙井街道新桥社区凤凰塔(古建筑·清)宝安区福永街道凤凰社区文昌阁(古建筑·清)宝安区西乡街道固戍社区黄氏宗祠(古建筑群·清)宝安区新安街道上合社区省港大 *** 委员会接待站旧址 (近现代重要史迹·1927年)罗湖区老东门东江游击队指挥部旧址(近现代重要史迹·抗日战争时期)罗湖区老东门深圳革命烈士纪念碑 (当代文物·现代)福田区烈士陵园黄思铭公世祠(古建筑·清)福田区下沙社区振威将军第(古建筑·清)龙岗区大鹏街道大鹏古城刘起龙将军第(古建筑·清)龙岗区大鹏街道大鹏古城东纵军政干校旧址 (近现代重要史迹·抗日战争时期)龙岗区大鹏街道鹏城社区振威将军赖恩爵墓 (古墓葬·清)龙岗区大鹏街道鹏城社区赖太母墓(古墓葬·清)龙岗区大鹏街道鹏城社区大坑烟墩(构筑物·清)龙岗区大鹏街道大亚湾东江纵队《前进报社》旧址 (近现代重要史迹·抗日战争时期)龙岗区坪山街道石灰陂社区文武帝宫(古建筑·清)龙岗区坪山街道坪山墟刘起龙墓(古墓葬·清)龙岗区大鹏街道鹏城社区沙栏吓天后宫(古建筑·清)盐田区沙头角街道中英街沙栏吓吴氏宗祠(古建筑·清)盐田区沙头角街道中英街大梅沙古遗址(古遗址·史前)盐田区大梅沙海湾沙头角中英街 (近现代重要史迹·清)盐田区沙头角街道中英街内。

惠州是广东省历史名城。有1700多年的历史。1990年在区内出土的一窝近30个恐龙蛋化石,证明7000万年前,这里已是陆地沼泽地带。迄今为止,全市考古发现山岗遗址、古窟址等古遗址28处,年代最久远的是三栋瓦窑岭春秋遗址28处,年代最久远的是三栋瓦窑岭春秋遗址,其出土文物说明,在新石器晚期到青铜器时代,即有先民在这土地上繁衍、生息。 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惠州境内设有博罗县;到隋开皇11年(公元591年)岭南设有广州、循州(今惠州)两个总管府统领诸州;唐代时粤东只有潮、循二州;五代南汉乾亨元年(公元917年)这里为祯州治所,宋真宗天禧4年(公元1020年)为避太子赵祯讳,改“祯”为“惠”。惠州之名遂沿用至今,元代置惠州路,明、清为惠州府。惠州在隋唐已是“粤东重镇”,至今1400多年,一直是东江流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和商品集散地。 从唐到清末一千多年间,有430多位中国名人客寓或履临惠州,留下了96处遗址和2100多件文物。北宋年间杰出的文学家、书画家苏轼(号东坡居士)在北宋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被朝延贬谪到惠州。他寓惠三年,创作了大量诗文,筹办了很多有益百姓的好事。惠州因东坡的到来而闻名遐迩。 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已在惠州一带繁衍生息,从事捕捞、狩猎和原始的农耕,创造了惠州的远古文化。博罗葫芦岭、苏屋岗、何屋岗等贝丘遗址,出土石锛、石斧、石矛和敲砸器,以及大量饰有绳纹、方格纹、云雷纹、夔纹等纹饰的夹砂、泥质陶片。 春秋战国时期,惠州一带的文化已有一定的发展水平,并与中原文化息息相关。在博罗散屋村出土过一组大小相近、形制、纹饰相似的7件青铜甬钟;博罗的苏屋岗遗址曾采集和出土了青铜斧、矮圈足陶豆以及一批以夔纹为特征的印纹陶器,在其附近还出土过两件战国青铜编钟。据史料记载,在今惠州市区及博罗北部一带,战国时期曾出现过一个名叫"缚娄"的小国,但不久即在诸侯兼并战争中消失。近年曾挖掘出规模较大的"缚娄遗址。" 秦统一岭南之后,在今惠州一带设置傅罗县,吴末甘露元年(265年)改傅罗为博罗,另割置欣乐县,此为归善县的前身。 东晋咸和元年(326年),从南海郡分置东官郡,博罗等县属之。南朝梁天监二年(503年),改东官郡为梁化郡,郡治设在原博罗县治(在今惠东梁化),博罗县治迁至浮碇冈(今博罗县城)。这是今惠州境内首次设置的郡治。 隋开皇十年(590年),废梁化郡,设循州总管府,辖粤东的循、潮二州。总管府建于"?木山之阜",即今惠州市中山公园。隋炀帝即位后,将循州改为龙川郡。刘岩建立南汉之后,设祯州管辖归善、博罗、河源、海丰四县,州治所在惠州。北宋天禧五年(1021年),因避太子赵祯之讳,把州名改为惠州,惠州之名从此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