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朱棣攻进南京时,建文帝不知所终,他逃出去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2.朱棣攻打南京,建文帝朱允炆为何不逃往别处,保有用之身呢?

3.朱棣靖难之役开始为什么失败

4.朱棣攻打南京时,李景隆为什么要打开城门放朱棣入城?

5.靖难之役朱棣只攻破了南京,其他地方不费一兵一卒,为何天下臣服

朱棣从哪个门攻入南京_朱棣进军南京路线

中国自古讲究名正言顺,因为,名不正、言不顺、事不成。尤其是造反这类高难度动作,更加讲究这一点了。因此,在朱棣兵临南京城下,正要进城,而一位大臣却在城楼上大喊了一句话,朱棣听后,立刻调转马头,直奔朱元璋的陵墓。

其实,诸侯王尾大不掉的问题在宋朝就已经得到了彻底解决,但是呢,朱元璋登基后,却亲自开了历史的倒车,将自己17个儿子,全部分封做了诸侯王,而且都是领兵在外。在朱元璋时代,自然是没人敢造反,能够拱卫京师。但是,朱元璋一死,这些王爷都成了皇帝朱允炆的长辈,这下问题大了。

而朱允炆也意识到,再不削蕃,只怕是汉代的七王之乱等是不可避免的了。因此,在方孝孺,齐泰等的安排下,开始削蕃,意图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达到对全国的稳定控制。但是呢在成功端掉周王等五大王爷之后,却碰到了朱棣,这个朱棣在朱元璋时代就有野心,想当皇帝。此时面对生死存亡,而又不至于违背祖训。

因此,打出了“清君侧”的靖难之役,说皇帝身边除了奸臣,需要清除,这样至少在名正言顺上,说的通了,起义正式开始。本来朱棣当时的实力,那是很小的,根本不可能战胜朱允炆的百万大军。但是呢,当时朱允炆懦弱,优柔寡断,而自己身边又是这些书呆子似得文臣,出不了什么好主意。

而且更为严重的是朱元璋将名将杀得差不多了,只剩下个耿炳文还能用,但是耿炳文毕竟不是朱棣的对手,朱棣那可是徐达带出来的名将啊。这耿炳文一失败,朱允炆却找到了纸上谈兵的李景隆,这个李景隆那可是一点他爹的兵法都没学到。反倒是学了怎么大规模,成批量的损失军队。

第一次,率领50万人出去,全部报销,就自己回来了,而第二次,60万人出去,最后还是自己一个人回来了。这样的情况下,朱允炆百万大军被彻底干掉,而朱棣也兵临南京城下。正在准备直接进城登基称帝,而满朝文武也在跪地迎接,大明江山已在脚下。

但是,此时一位大臣叫做杨荣的,在城门楼上大喊“殿下是先拜谒太祖陵呢,还是先即位?”。朱棣仔细一听,立刻知道其中的深意,立刻调转马头,直奔朱元璋陵墓而去。这里可见杨荣的智慧啊,让朱棣先去拜谒朱元璋陵墓,把篡位一下改成拜太祖陵,成了名正言顺,奉了朱元璋的命令登基。这简直是最完美的名正言顺啊,从此扬荣自然荣华富贵一生!一句话决定荣辱一生!

探究历史真相,发现背后故事!对待历史,必须较真!更多精彩请关注

朱棣攻进南京时,建文帝不知所终,他逃出去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金川门之变直接使得燕王朱棣的叛军不费吹灰之力就进入了城高池深的南京城,使靖难之役得以成功,朱棣成功夺取了侄儿建文帝的皇位,自己当了皇上,变成了永乐皇帝。1402年过关斩将的朱棣挥师向明朝都城南京进军,六月初三打过长江,占领镇江之后,驻守在南京附近的龙潭。

朱棣不敢轻易攻城,因为南京城,众所周知,是朱元璋花了20多年建造的非常坚固的城池防御设施,全城120里,外郭有16道城门,内城还有13个城门,况且城内还有20万数据。鉴于济南一战,燕王军队鲁莽攻城,铁铉率残兵给予其重创,损失惨重的教训,朱棣不敢立即攻城。结果却由于金川门之变,城内的建文帝居然没有组织居民守城,南京城门不战而开,朱棣大军纷纷涌入。朱棣成功夺取了他侄儿建文帝的皇位。

当朱棣大军到达南京城下的时候,建文帝的朝臣们开始军心浮动,有些人主张撤到浙江沿海一带,有人主张撤到湖南、湖北一带。唯有方孝孺力主守城。方孝孺认为现在南京城高达建筑,城内有20万守军,粮食充足,最主要的是外面还有两股援军,一股在凤阳,一股在淮南。20万守军坚持一段时间,等到援军到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建文帝是采纳了方孝孺的建议的。为了能够稳住朱棣,建文帝使用了缓兵之计,接连派出了大臣李景隆、安王、谷王等皇叔以及自己的母亲出城跟朱棣议和。

朱棣是绝对不会接受议和的,不会让到手的鸭子从嘴边飞掉。金川门之变是因为建文帝团队内出现了叛徒。建文帝最信任的人背叛了他,一个是李景隆,他是开国功臣李文忠的儿子,另一个人便是谷王朱惠。这两个人趁出城谈判之机,跟朱棣达成了协议。此二人守卫的是金川门,6月13日当朱棣大军到达金川门的时候,他们就打开了大门,让朱棣大军堂而皇之进入南京城。20万明朝守军顿时毫无斗志,顷刻瓦解。

朱棣攻打南京,建文帝朱允炆为何不逃往别处,保有用之身呢?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谷王朱橞和李景隆这两个叛徒打开了金川门,燕王朱棣率军攻进了南京,这时,建文帝宫中突然起火,朱棣下令搜寻建文帝,建文帝不知所终。

关于建文帝是死是活?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建文帝被火烧死了;另一种说法是,建文帝从地道逃走,隐居起来,后当了和尚。

当时,在灰烬中,找到几具烧焦的尸体,已经辨认不出面目,有人指着其中一具尸体说,这就是建文帝,于是,朱棣对外宣称建文帝被火烧死。

史书记载,这两种结局都有,似乎难以确定。

见《明史 本纪第四》记载:乙丑,燕兵犯金川门,左都督徐增寿谋内应,伏诛。谷王橞及李景隆叛,纳燕兵,都城陷。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或云帝由地道出亡。

朱棣即位后,在给朝鲜国王的诏书上说,建文帝是自焚而死。当然,历史是胜利者所写,朱棣作为胜利者,想怎么写都可以。

见《明实录?太宗实录》:不期建文为权奸逼胁,阖宫自己焚燃。

那么,当朱棣攻进南京时,建文帝到底是死是活呢?他逃出去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

先看第一个问题,建文帝想不想逃?

如果建文帝想逃,当朱棣攻进南京之前,建文帝就早已经逃走了,到南方再号令天下兵马勤王。而建文帝之所以没有选择逃走,留在南京,就是选择了君王死社稷。

再看第二个问题,建文帝能不能逃出去?

朱棣攻进南京,军队并不少,可能四面的城门都包围了,此时的建文帝,能往哪里逃?有人说,从地道逃走,关键是,找到地道了吗?史书记载宫中有地道了吗?如果真有地道,地道出口通往何处?

因此,建文帝从地道逃走,可能性并不大。而朱允炆不从地道逃走,从城门逃出去的可能更不大,皇帝那么显眼,怎么可能轻易逃走?

所以,建文帝死了的可能性最大,至于被火烧死,也有争议,宫中的大火,到底是朱允炆自己放的?还是朱棣放的?

如果说火是朱允炆自己放的,那么,这有可能。

因为朱允炆知道朱棣这个人心狠手辣,否则,怎么可能一路杀到南京?如果活着落在朱棣手里,肯定没好下场,还不如自己了结了更好,君王死社稷。

如果说火是朱棣放的,那么,这更有可能。

因为,如果朱允炆不死,朱棣进入南京,他就没有理由当皇帝,朱允炆活着,朱棣当皇帝名不正言不顺,毕竟朱棣是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如果建文帝活着,朱棣敢当皇帝,那就是篡位,是反贼,难堵天下人之口。

朱棣起兵的目的,说是?清君侧?,真实目的就是自己想当皇帝,因此,建文帝活着,朱棣就没希望,所以,建文帝必须死

朱棣靖难之役开始为什么失败

建文元年(1399年)八月,燕王朱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靖难?,史称?靖难之役?。由此爆发了一场持续四年的战争。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朱棣的燕军直逼南京城下,此时,建文帝朝内部出了大叛徒,谷王朱橞与曹国公李景隆开金川门投降了朱棣,于是,京师南京城破。

《明史 本纪第四》记载:乙丑,燕兵犯金川门,左都督徐增寿谋内应,伏诛。谷王橞及李景隆叛,纳燕兵,都城陷。

朱棣攻进了南京,建文帝的皇宫随即起了大火,火光冲天,建文帝朱允炆不知所终,大火之后,在灰烬中发现了几具尸骸,已经不能辨认,有人说是建文帝和皇后,还有太子朱文奎的尸体。

《明史 本纪第四》记载: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

同时,也有人说建文帝从皇宫中的地道逃走,后出家为僧。后来,朱棣派太监郑和七下西洋,就是为了寻找建文帝的下落。当然,这种说法也令人真假难辨。

《明史 本纪第四》记载:或云帝由地道出亡。正统五年。有僧自云南至广西,诡称建文皇帝。

从正史记载来看,建文帝被大火烧死的可能性很大,都城都被攻破了,他还能逃到哪里去?肯定插翅难飞,想都不用想,朱棣能轻易放过他吗?说不定,那场大火就是朱棣派人放的,故意烧死朱允炆及太子,朱棣好找理由即位,不然,就是篡位,名不正言不顺。

那么,值得思考的是,在朱棣的大军攻进南京之前,建文帝朱允炆为何不离开南京,逃到别处,保住有用之身,再号召天下兵马勤王,然后东山再起呢?

其实,建文帝朱允炆之所以没逃离南京,跟一个人有关,这个人是谁呢?

这个人是方孝孺,可以说,是方孝孺害死了建文帝,因为,是方孝孺力劝建文帝不要离开南京,还说什么实在不行,君王死社稷之类的迂腐之言,直接断了建文帝的生路。

建文四年(1402年)五月,朱棣大军到达江北,朱允炆下诏征集各地军队,这时,方孝孺说,事情太紧迫了,派人去和燕王朱棣说,以割地作许诺,拖延几天时间,再汇集军队。于是,朱允炆听了方孝孺的话,派燕王的堂姐庆成郡主前往燕王军中,陈述割地议和的条件,但是,燕王朱棣不听。

朱棣攻打南京时,李景隆为什么要打开城门放朱棣入城?

1、朱棣的兵力有限。只能集中起来猛攻一点,一旦士气受挫,军心就会不稳,所以很容易被集中歼灭。;

 2、进军路线单一。从 北京到南京 ,进军的路线一直是从河北、山东、南直隶这样过来。只要路上被阻止,粮草供应不上军队就不得不退回北京;

 3、不得民心。纵然以“清君侧”为名,但终究还是不得人心的,就连他的部分将士都认为朱棣是乱臣贼子。

靖难之役朱棣只攻破了南京,其他地方不费一兵一卒,为何天下臣服

燕王朱棣是朱元璋的儿子,他在建文帝登基后没有多久发动了靖难之役,打着清君侧的旗号率军南下,而在燕军抵达南京的时候,朱橞和李景隆打开城门放朱棣入城,是为金川门之变。这么一来,江山易主,朱棣登基做了皇帝。

李景隆是曹国公李文忠的儿子。他也在李文忠死后袭爵曹国公,他是建文帝的心腹,深受信任。在靖难之役中建文帝还派他取代了耿炳文为大将军,可他能力有所不足,兵败召回,当时很多人建议治他得罪,建文帝的哼哈二将也是这个态度,不过建文帝依然没有这么做,可建文帝换来的并不是忠心耿耿,李景隆还直接打开城门,直接让燕军进了城。

李景隆之所以这么做道理很简单,当时南京已经被围了,而在靖难之役中南京这边是屡战屡败,不然不会让人家打到南京,这里面也有他的功劳,也正是由于他的失败,把六十万大军偶给赔出去了,导致南京这边连一次像样的反击都不可能有了。虽然南京还有抵抗的力量,但如果被围,结果也只有一样。

李景隆也知道建文帝这边不再是朱棣的对手,虽然他与建文帝关系好,但在生死攸关的阶段,他自然是要考虑他自己的,不可能效忠于他,他也不是这样的人,否则即使城破,他也可以不从。就像徐达的儿子徐辉祖,他就始终不认可朱棣,即使在朱棣登基为帝了,结果被软禁了起来。

况且当时他在朝中名声不太好,还是由于他的失败,当时朝中很多人建议杀之而后快。虽然建文帝当时顶住了压力,并没有这么做,可是建文帝的性格也可以看出他并不是一个办事果断的人,如果说南京打赢了,那么可能谁也不会再提这件事了。可现在的局势也可以看到,南京都被围了,这对于建文帝来说是很危险了,他会不会为了拉拢人心而杀了李景隆呢??

可以说一切都是未知数,所以一个本就不是忠心的人,必然会在关键时刻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做出自己的选择。?

朱棣登基后,把李景隆放在了首功的位置上,但是他的结局并不好,朱棣的做法让朱棣这面的很多功臣非常不满,不断地构陷李景隆,结果久而久之,李景隆一家便被软禁在家,他也想过绝食去死,可没有成功,可以说他的下场注定是个悲剧。

明朝的靖难之役大家应该都听说过,明太祖朱元璋死后还没有几年,继任的好孙子朱允炆就开始了削藩,结果这一削反而把自己皇位给削没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要说这件事,还得明太祖朱元璋来背锅。朱元璋此人以布衣之身横扫暴元、驱除鞑虏,开创了一个帝国,实在是万世楷模。他在位的时候虽然对大臣极为苛刻严厉,但对自己的儿子那是大方的没得说,每个儿子都分封藩王,而且还让他们掌管封地里的一切军政要务。

建文帝上台以后,却完全没有这种浓浓的亲情观念。刚坐上皇帝就担心自己的叔叔们谋反,于是就开始进行削藩。他这刚一颁布削藩的命令,藩王中最有实力的燕王朱棣就不干了。朱棣也不跟这位年轻的侄子废话,他的想法很简单。你削我,我就打你。就这样叔侄二人之间爆发了改变明朝走向的“靖难之役”。但让人奇怪的是,古代打仗都是一路攻城拔寨,然后杀得四方臣服,就坐上皇位了,这点可以参考朱元璋建国。可是燕王朱棣只是一路南下从北京打到南京就当皇帝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当皇帝真的如此简单?

朱棣能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个藩王造反成功的人,靠的绝不是运气。

第一,朱棣造反也是分析了形式的,朱允炆继位时,明朝已经二十多年没有打过仗了,开国时的老将不是老死就是被朱元璋搞死。当时南京的朝堂上武将都是一些李景隆这样的二世祖,文臣都是方孝孺这样的书呆子,可谓是一点战斗力都没有。作为皇帝本身的建文帝也是初登大宝,一点威望和根基都没有。而且朱棣是以“清君侧”的名义进京,这在名分上勉强说得过去,说到这,明太祖朱元璋将会又一次背锅,原来,朱元璋那时候规定,如果朝中有奸佞,各地藩王可以用“清君侧”的名义进京,驱除奸佞。

第二,当时的百姓经过元末的动荡,好不容易过上了安稳的生活,他们认为不管皇帝是朱棣还是朱允炆不都是你朱家的人吗?在这点上连大臣也是这样看的。所以在打仗的时候将军们大多都选择观望,并没有真的痛下杀手,这些将军虽然都是粗人,但也是实打实的老油条。自古丘八吃粮当兵,对于基层的将军而言,谁当皇帝并不会影响到自身,所以这些人更加不会用心“勤王”,卷入到皇家的内斗之中。

第三,就是各地的藩王们了,他们和朱棣都是亲兄弟,朱棣排行老四,由于前面几个大哥已经都死完了,朱棣已经是长兄了。但和朱允炆却是叔侄关系,血缘上和朱棣更近。而且,朱棣也不是外人,他当皇帝,明朝的江山还是老朱家的。其次,朱允炆的粗暴撤藩,搞得叔叔们人人自危、离心离德,已经严重损害了这些藩王们的切身利益,所以,他们根本不可能站在朱允炆一边。

第四,就是最重要的一点,朱允炆不见了。在朱棣攻入南京城后,朱允炆就消失不见了,关于他的下落几百年来可以说是争论不断。有的说他引火自焚了,有的说他出家当了和尚,还有的说他出国旅游去了。不管他到底去了哪,总之人是不见了。建文帝直接失踪,群龙无首,文臣武将就是想反抗也没有效忠的对象啊,国不可一日无君,所以朱棣上位理所当然。

那么朱棣真那么容易就造反成功了么?显然没有,朱棣造反花了接近四年。失败无数次,打得自己都没信心的时候。好侄子朱允炆却给了朱棣一个“勿伤王叔”的免死金牌,可以让他承受多次失败,朱允炆为什么这样做,不得而知。你要说朱允炆仁慈念及亲情,那肯定是不对的,因为在搞朱棣之前,他已经削了好几个叔叔,其中还逼得湘王举家自焚。既然已经开了这个头,还在对朱棣的战争中下达“勿伤王叔”的旨意,真可谓既想当“”,又要“立牌坊”。